我國是目前有據可查的茶樹原產地,也是利用茶葉最早的國家。中國古代茶類劃分隨朝代而變化,一直都未能從理論上闡述分類原理,不能表明茶類的不同特點,亦未達到分類的要求。在1979年專事茶葉制造研究和教學的著名學者陳椽發表了《茶葉分類的理論與實際》一文,確立了科學的茶葉分類法。
關于六大茶類的分類標準
六堡茶究竟屬于六大茶類中的哪一類?既然我們想搞清楚這個問題,我們就需要先搞清楚陳椽教授是如何劃分“六大茶類”的。
陳椽教授是以茶葉變色理論為基礎,提出了新的分類法,系統地把茶葉分為綠茶、黃茶、黑茶、白茶、青茶和紅茶六大茶類。這種新的分類法,既體現了茶葉制法的系統性,又體現了茶葉品質的.系統性,以上六類茶類的排列次序,實際上就是各類茶葉葉綠素破壞程度及黃烷醇類變化程度的順序,因此也體現了茶葉主要內含物變化的系統性。
圖1.六大茶類工藝流程一覽
六堡茶品質特征與歸屬判定
根據DB 45/T 581標準及《六堡茶質量技術要求》規定,六堡茶的散茶品質特征見于下表:
級別 | 外形 | 內質 | ||||||
條索 | 整碎 | 色澤 | 凈度 | 香氣 | 滋味 | 湯色 | 葉底 | |
特級 |
緊細、 圓直 |
勻整 |
黑褐, 黑, 油潤 |
凈 | 陳香純正 |
陳, 醇厚 |
深紅, 明亮 |
褐, 黑褐, 細嫩柔軟, 明亮 |
一級 |
緊結、 尚圓直 |
勻整 |
黑褐, 黑, 油潤 |
凈 | 陳香純正 |
陳, 尚醇厚 |
深紅, 明亮 |
褐, 黑褐, 尚細嫩柔軟, 明亮 |
二級 |
尚緊結, 尚圓 |
較勻整 |
黑褐, 黑, 尚油潤 |
凈, 稍含嫩莖 |
陳香純正 |
陳, 濃醇 |
尚深紅, 明亮 |
褐, 黑褐, 柔軟, 明亮 |
三級 |
粗實、 緊卷 |
較勻整 |
黑褐, 黑, 尚油潤 |
凈, 有嫩莖 |
陳香純正 |
陳, 尚濃醇 |
紅, 明亮 |
褐, 黑褐, 尚柔軟, 明亮 |
四級 | 粗實 | 尚勻整 |
黑褐, 黑, 尚潤 |
凈, 有莖 |
陳香純正 |
陳, 醇正 |
紅, 明亮 |
褐, 黑褐, 稍硬, 明亮 |
表1.六堡茶散茶品質特征表
在標準化了的六堡茶工藝流程及感官品質特征方面看,成品茶是經過堆積變色過程,完全符合陳椽教授的黑茶分類綱目理論、茶葉分類相關標準及茶葉相關法規規定,故稱之為黑茶,所以六堡茶是屬于六大茶類中的黑茶。并且陳椽教授在其所編寫的《制茶學》教材中,也將六堡茶歸入黑茶,并介紹了六堡茶的鮮葉加工分為“殺青、揉捻、漚堆、復揉、干燥”等步驟;毛茶加工分為“篩分、拼配、初蒸渥堆、復蒸包裝、晾置與陳化”等步驟。其后,張堂恒主編的《中國制茶工藝》中將六堡茶制法、六堡茶壓制工藝歸入“黑茶初制工藝”及“黑茶復制工藝”中。
其實茶葉分類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加深人們對事物的認知與理解,茶葉的標準與工藝本身也存在一個動態演化的過程,作為行業從業者,大可不必因此而耿耿于懷,只需要按照相應的工藝制程,做好每一款茶,并向消費者表達清楚該茶的品質特征;作為消費者,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合適自己的一款六堡茶。
六堡茶購買,請加微信號【lbczj789】,或點擊淘寶店六堡茶之家進入購買。
九月 13, 2017 10:01 下午 沙發
你們有沒有一些茶樣活動之類的,想試下你家的茶
有啊,關注我們公眾號-六堡茶之家,不定期有活動推出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