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一個茶類不了解的時候,人往往帶著固執的偏見,或原有的認知來判斷一個新事物。
例如六堡茶,很多人認為原料粗老,等級低,質量就差,價格注定便宜。因為他們的參考標準是綠茶、青茶。
無疑,茶葉的嫩度是鑒別茶葉好壞的方式之一,也是決定品質的基本因素。
但是,這種方法并不適合所有茶類。用來鑒別六堡茶就太過于片面單一,以致錯失好茶。
六堡茶按工藝不同分為農家茶和熟茶,難于理解的話,可以將農家茶對應普洱的生茶,熟茶對應普洱的熟茶。
對于農家茶來說,茶芽類的茶,當然是原料越嫩越好,因為本質上屬于綠茶。例如社前茶、明前茶、清明茶、冬茶(霜降茶)。鮮葉的采摘標準也是一芽一葉、一芽二葉。這類茶嘗的就是鮮爽。
不過,因為季節的不同,茶樹吸收營養物質發生變化,有些茶芽也是較為粗老,例如夏茶和秋茶。所以,夏茶和秋茶一般作熟茶的原料居多。
農家茶的非茶芽類,例如中茶、二白茶、老茶婆等,原料級別低,特別是老茶婆,葉子粗老,屬于級外茶。新年份的茶喝起來當然苦澀,但經過年份的陳化后,口感變化豐富,香氣也各有不同。而且,不同年份的茶帶給人的感受不一樣,很多茶客追求的就是這種口感變化帶來的滿足感和愉悅感,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喜歡農家茶的原因之一。
再說說熟茶。熟茶也就是廠茶,經過渥堆發酵,再經過一段時間的陳化,才能包裝出廠上市銷售。
成品六堡茶的好壞優劣是由多方面因素和條件決定的。原料太嫩,不僅內含物質不夠豐富,經過長時間存放之后,只會有相對高揚的香氣而沒有了質感和湯感,它的耐泡度也會降低。
而原料相對粗老,蓄積的內含物質就高,后期存放過程中更具備轉化的潛力。在沖泡品飲時,茶味濃、茶氣足,香型轉化明顯,質感和湯感強,同時更加具備耐泡的性質。
當然,熟茶的原料是有標準的。一般來說,目前六堡茶的熟茶按原料分的話,可以劃分為兩種,一種是特級茶和一級茶,另一種是二、三級茶,盡管標準還有四級,但市面上幾乎看不到。
既然原料相對粗老,對六堡茶越好,為什么還生產特級茶和一級茶?
因為熟茶工藝里還有拼配環節,大廠的茶一般都會經過拼配,拼配可以使茶品達到揚長避短、高低平衡的效果。
因此,原料級別或者說嫩度對六堡茶的影響,要這樣看:
六堡茶的農家茶,茶芽類嫩度越高,質量也越好,這也是為什么社前茶價格最高的原因。而非茶芽類的茶,本來就原料粗老,主要看后期陳化的結果。轉化得好,那是相當優秀,有些茶甚至出檳榔香、藥香,老茶婆通常有花香、蜜香等。
對于六堡茶熟茶來說,工藝尤其重要,即使采用特級原料制作,工藝控制不好,出來的品質也不會高,甚至會毀壞整批茶葉;而采用二、三級的原料制作,只要工藝恰當,加之陳化好,茶葉的品質同樣高。
六堡茶購買,請加微信號【lbczj789】,或點擊淘寶店六堡茶之家進入購買。
九月 13, 2017 10:01 下午 沙發
做為一個喝六堡茶多年的老司機,幾十一斤和上千一斤的都喝過,你家的茶葉不是我喝過最好的,卻是性價比最高的,既有輕發酵,也有適度發酵,不管是存放還是現喝,都很適合。
選茶的原則,除了根據我們自己制定的評價體系外,還有一個就是價格,價格太高不利于我們推廣六堡茶的理念,所以,無論新茶還是老茶,性價比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