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茶的人都有一個圈子,盡管大家都以喜歡茶為目的走到一起,但每人對茶的態度卻不一樣。
我所在的圈子內有一個人,每當他接觸一款未喝過的茶時,就向人打聽該茶價格。最初我以為他喜歡這個茶,但原來不是,而是一個習慣。在他的意識里,便宜無好貨的思想根植于心。
這就是所謂的以價定質,潛意識的認為,該茶價格高,質量就一定好,價格低,質量不會高到哪里去。
這種思維決定方法可能對某些茶有用,例如對于原料產地要求很高的西湖龍井、正山小種、武夷巖茶、安溪鐵觀音等等,這些茶在真正原產地生產的話,量不多,價格高,那么市場上那些打著以上名號,價格卻又很便宜的茶,好不好喝先不說,首先原料來源就不正宗。
但以價定質放到六堡茶上說,卻是行不通。為什么?
從原料上來說,六堡茶除了蒼梧六堡種外,還有廣西大中葉種及桂青種,這些都是六堡茶的適制原料。而且,六堡茶最重要的是工藝,工藝不好,原料再優秀,后期轉化再好,也是無法改變茶質的。工藝的重要性及特殊性導致了六堡茶與綠茶等其他茶類的區別。
對于新茶來說,缺少年份的轉化,價格注定不會太高??诟蟹矫嫒杂幸欢ǖ目酀?,但也會有香型及茶味特點。茶客會試新出的茶品,以自己經驗判斷后期轉化空間。
判斷的依據主要是發酵程度,發酵程度越重,后期轉化空間越小。原料也是一方面,嫩度越高的原料,后期轉化也有限。
對于老茶,例如20年、3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茶,價格通常很高,因為有年份在。但有經驗的茶客通過試喝,結合干茶、香氣、湯色、葉底等各方面綜合判斷該茶的價值。
茶客其實心里有數,年份雖然不能準確判斷,但通過品飲,主要看的還是茶質如何。如果有異雜味、苦底、香氣消散快等特征,那明顯是后期存儲出現了問題(老茶通常會有這些問題,因為以前沒有存茶的概念)。這時候,不要說價格多高,你送給他,他也未必會要。
這就是我們說的以質定價。六堡茶屬于黑茶,是后發酵茶,整個茶的價值需要后期的陳化結果去體現,當前的價格只是代表到某一階段的品質而已,因此,很難以價定質。
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去收藏有價值的新茶,每年都入手一些,然后隨著年份的增加,價值自然增加。但入手哪些茶,入多少,這些就要靠自己了,畢竟風險與回報同在。
價格高的茶,無非是多方面的因素結合而成,例如品牌、包裝、產量、年份、香型等等。一句話,值不值要喝過才知。
所以,懂喝六堡茶的人,無論某一個茶的價格有多高,只要他試喝,其實心里大體明白。
都知道不能以貌取人,六堡茶也一樣,不能以“價”取茶。
六堡茶購買,請加微信號【lbczj789】,或點擊淘寶店六堡茶之家進入購買。
九月 13, 2017 10:01 下午 沙發
六堡茶之家的茶很不錯,比我之前買的好太多了,之前是在石家莊買的,但是可能工藝不一樣吧,感覺這家更好喝。
親很會品茶呢,我們的茶葉都是精挑細選來的,口感別具一格,價格也是很實在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