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先生是個愛茶之人,綠茶、閩南烏龍、武夷巖茶、普洱茶等多有涉獵,對六堡茶也情有所鐘。愛茶久矣,對茶之一道也頗有心得。有一次品嘗他的一泡“武夷奇種”,幽香獨特,回味悠長,巖韻很是綿長,驚喜萬分。
境界,從六堡茶說起
現在的人喝茶,于茶之外,更多講究的是紫砂壺、用水、泡茶技巧和喝茶的環境,就著這些話題,當日,和孫先生及幾位茶友一起喝茶,從六堡茶談起,談茶道、書道、詩道和境界,頗有所得。
茶如人生
“客來奉茶”是我國傳統的民俗,古已有之,交廣為盛。之后,在飲茶解渴的功能之余,從“以茶表敬意”到“茶可清心滌煩”,乃至“茶禪一味”、“以茶為道”都是一種境界的提升。而茶之本身,作為民生之必需品,始終演繹著一個平凡的角色。成都人在人聲鼎沸的茶館里,坐在被來往茶客摩挲得光滑黃熟的竹椅子上,泡著一蓋碗花茶,享受的是那份悠閑自在。廣州人在喧囂茶樓里,聽著“蝦餃燒買”的吆喝,談論著天下大事或航天飛機,喝著哪怕是最粗的菊普或是六堡茶,品嘗的是那份愜意和安逸。
身邊的茶友品茶,大多以潮汕功夫茶的飲法品飲,器具茶葉頗為考究,非常講究用水和泡茶技巧,甚至還用專門的茶藝培訓,教導如何沖泡,很用心地欣賞、品鑒,往往也自得其樂。這或許是現代人在忙碌之余的一種休閑,是一種在都市喧囂中的尋得的一清凈,于是,便有了茶藝或者茶道,更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。
在大理,曾感受到白族的“三道茶”,苦、甜、回味。茶雖不是什么上品,但白族的茶就成了他們的哲學,茶如人生,苦盡甘來,讓人回味無窮。
師法自然
國人喝茶講究到了極致,泡茶的水都要分三六九等,好水才有資格泡好茶。上品有最甘甜清冽的山泉,而且更有玉泉山、虎跑等稱為天下第一第二的泉水;中品的水有江河湖泊的水,更細分還有江心水或上游、下游的水。而井水多歸入不堪飲用之列。而茶器茶具,如名窯瓷器,如紫砂茶壺等等,其泥料、壺型、工藝、款識等等學問很大,往往隨便可以出上十來本書。至于茶葉本身,就更是名目繁多,品種各異,甚至有“做茶之人畢生都無法認識所有的茶”說法,更別說探究其工藝和原料。
所有的講究,無可厚非,也有各人執著的自由。喝茶人的享受,往往在這對茶藝茶道的探討、研究的過程之中。
但,茶還是茶
抓一把最淳樸的六堡農家茶葉,就著鄉郊野外的水,簡單地沖泡,以最豁達的心境,樂醉于山水之間,才知道怡然自得,才知道撥云見日,才知道親近自然,才知道返璞歸真。而這,就是一種境界。
一壺六堡茶,或是精選“陽春白雪”般的特級茶,或是粗枝大葉如同“下里巴人”的六堡農家茶,都有著其獨有的迷人之處,有其值得一品的妙處。關鍵在于你,是以一種什么樣的心態去體會感受。
喝茶,以一顆平常心,方可品出一種更超然的境界。
對書法頗有研究的孫先生說,品飲好茶,到了極致之處,縹緲隱約的茶韻,與書法中線條流轉、墨色濃淡交互之精妙神韻的“只可意會、不可言傳”是一脈相通的。道,或許就在筆墨酣暢的流轉中、在茶韻悠長的回味中,一絲絲地感悟到了。
確實,人生處處,大道相通,世間萬物,萬變其中?;蛟S,這又是另一重境界了。
六堡茶購買,請加微信號【lbczj789】,或點擊淘寶店六堡茶之家進入購買。
九月 13, 2017 10:01 下午 沙發
我手上有款六堡茶,是很多年前朋友送的,我想知道這個茶的品質如何,大概多少錢?
我們有鑒茶服務,專門為茶友的茶開湯評審。你加我微信(lbczj666),發些茶樣給我。